紫鑫药业债务压顶易主国资,“人参之王”只剩人参了
ailucy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下午 18:46
(文/张玉 编辑/马媛媛)囤货68亿人参却还不起25亿债?日前,有“人参之王”称号的紫鑫药业这波反常的现象一度登上热搜,引发媒体关注。
10月21日,紫鑫药业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公告,郭春生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今年10月19日,公司控股股东康平投资与国药兆祥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根据协议,康平投资持有的2.85亿股份被司法拍卖。对应的投票表决权,包括但不限于股东提案权、股东表决权等相关权利委托给国药兆祥行使。
这也意味着,国药兆祥将取代康平投资,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国资托底的背后,紫鑫药业表示,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面临债务危机导致的经营困境,此次引入具备国有资产及及产业背景的控股股东国药兆祥,有利于在资金、资源上给予上市公司有效支持,优化公司股东结构,降低公司负债水平。
听。
近三年净利润持续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紫鑫药业成立于1998年5月,核心业务为中成药产业、人参产业、基因测序仪产业,集生产、销售、科研开发高附加值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
此次交易的接盘方国药兆祥隶属于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大宗常用中药材经营、中药材进出口业务、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生产,主要业务包括药材贸易、药材代理和中成药成产等。
紫鑫药业日前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亿元,去年同期为-2.25亿元。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8.7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50.45%。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上半年紫鑫药业不仅出现了亏损,而且现金流也呈现出紧张状态。
针对近三年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原因,紫鑫药业此前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提及,中成药方面,近年来药品研发、医保支付、招投标、带量采购期间主要销售终端以疫情相关药品为主,导致其他药品终端需求有所下降,对公司主营中成药产品销售产生较大影响。
人参板块方面,近年来公司人参产品销售由原来以销售白参、红参、生晒参等人参粗加工产品为主的策略转变
人参囤货超68亿
除了经营业绩的持续下滑,导致此次紫鑫药业易主国资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债务危机。
据央视财经报道,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下班的时间段,只有几名员工从厂区走出来。紫鑫药业在此前回复问询函中提及,截至2021年4月30日尚未支付薪酬金额为1961.37万元。
企查查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2日,紫鑫药业欠税余额总金额为2738.9万元,欠税公告多达9条。
此外,今年8月7日,紫鑫药业在公告中提及,公司逾期债务合计约为25.13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67.17%,占总资产的23.91%。
紫鑫药业方面坦言,因债务逾期,公司可能会面临需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情况,进而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
有意思的是,陷入欠薪、欠税、欠息窘境的紫鑫药业,公司库存却在水涨船高。2021年半年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2.67亿元,期初为0元。其中库存商品11.24亿元,消耗性生物资产52.82亿元。
紫鑫药业曾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提到公司库存主要为人参库存,公司人参库存主要为5年及5年以上园参干品库存及地方性稀缺资源林下参库存。
37年。
存主要为平地园参(即平地种参)及产成品库存;广誉远主要人参相关库存为人参相关产成品及少量人参原材料库存,为常规流通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据央视财经报道,在存放条件较好情况下,一般销往药厂的人参最多只能存放5年。有参农表示,2014年紫鑫药业确实有在市场大量收货的情况,近几年由于人参行情不好,所以只能持“参”观望,现在卖人参就要亏钱。
在此背景下,囤入大量人参“稀缺资源”的紫鑫药业,是否能够在合理的期限内进行消化,对于企业来说必然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