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互联网传媒】每日互动:数据要素布局先行者,政策东风...
ailucy 2023年08月03日 星期四 下午 16:28
投资观点及相关数据详询:孔蓉/朱骎楠/金沐阳
核心观点
起家于移动互联网推送服务,专业的数据智能服务商
每日互动聚焦数据智能赛道十余年,公司起家于移动应用推送服务,基于业务中积累的海量数据和深入洞察能力,逐渐构建了移动开发、用户增长、品牌营销、公共管理和智能风控等多领域的数据智能服务生态,形成“数据积累-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的服务生态闭环。据公司财报,2022 年公司数据服务收入占比约 9 成,其中 50%左右为以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商业服务收入贡献,公共服务收入增长势头明显。
数据要素行业风口已至,数据价值潜能有望逐渐释放
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23年国内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破千亿,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49亿元,“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26.3%。2021年以来关于数据要素的暖风频吹,包括《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相关政策的出台,给数据要素行业发展以顶层设计指引,推动市场生态不断完善。
投身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建设,逐渐释放公司数据积累价值和数据治理能力战术上,公司围绕数据智能Data-Machine-Peeople(数据积累-数据治理-数据应用)三层结构,打造大数据业务闭环,底层数据积累侧是基于公司在开发者服务中积累的数据以及对海量数据的深入洞察,为顶层业务提供数据支撑;中层数据治理侧公司通过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和智能中台提供给上层业务系统以数据服务的能力,上层数据应用侧公司结合数据模型和行业知识,对外输出互联网营销平台产品、公共服务SaaS产品等。
战略上,公司按照“自数-治数-置数”三步走,自数阶段完成自有数据DMP的闭环,释放自身数据的价值,治数阶段通过DiOS输出数据治理能力,帮助释放客户数据的价值,置数阶段公司通过积极参与数字新基建、探索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加工贸易角色。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为 6.32/7.17/7.80 亿元,同比增长 20.3%/13.4%/8.8%;实现归母净利润 0.65/1.04/1.33 亿元,同增长 146.3%/60.1%/27.8%,对应 5 月 26 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 106x/66x/52x。考虑到数字要素产业政策利好、公司深耕数据服务领域多年的优势,公司数据治理能力商业价值有望充分释放,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风险;数据安全风险;核心技术人员和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测算中的主观性风险。
1. 公司概况:起家于移动应用推送服务,专业的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聚焦数据智能赛道十余年,公司起家于移动应用推送服务,基于业务中积累的海 量数据和深入洞察能力,逐渐构建了移动开发、用户增长、品牌营销、公共管理和智能风 控等多领域的数据智能服务生态,形成“数据积累-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的服务生态闭环。1.1. 公司沿革:基于推送服务积累数据,实现数据变现和数据治理能力开放1 助手等。2012 年 10 月公司开始面向普通移动应用开发者开放推送 SDK即“个推 SDK1.0”。(2)2014~2018 年数据变现切入期:2014 年随着公司“个推 SDK”的日均活跃用户数及日均覆盖移动终端数不断增加,基于“个推 SDK”积累的海量数据,公司开始在移动互联网营销领域进行效果广告的变现尝试,于同年 5 月推出“个推 SDK2.0”,2.0 版本的智能标签和分组测试功能,帮助移动应用开发者对特定用户群体实现精准消息推送。2015 年 4 月“个推 SDK3.0”又加入了场景化推送功能,进一步挖掘了用户的场景化特征,丰富数据积累维度。品牌广告方面,2015 年 11 月公司推出面向品牌广告主的场景化移动营销平台 “个灯”。的拓展,并在品牌营销、公共服务、数智交通等领域进行落地应用,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1.2. 股权情况和公司治理:创始人为第一大股东,百度、新浪等战略投资公司创始人方毅直接拥有公司 12.16%的控制权,为第一大股东。股权结构方面,公司创始人方毅与沈欣、我了个推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方毅拥有三方股东最终的表决权,合计拥有公司 21.43%的控制权,为公司实控人。百度、新浪自 2011 年起投资公司,百度通过北京鼎鹿中原持有公司 4.9%股权,新浪通过北京禾裕创业投资中心持有公司 1.96%的股份(以上持股比例均根据 23 年一季报)。高管团队技术实力雄厚,百度、新浪高管加盟公司董事会。公司核心技领域都拥有丰富经验。此外,百度、新浪均有高管加入公司董事会,其中陈天为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一凡为百度智能云副总裁。
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023 年 4 月公司发布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 案)的公告,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1,200 万股,授予价格为 20.02 元/股,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共 215 人,考核业绩目标为 2024/2025/2026 年公司的营收或净利润分别实现同比 2022 年增长不低于35%/50%/70%。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同时考核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在深度绑定核心员工的同时有望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也彰显了公司对于长期发展的信心。1.3. 财务分析:业务高毛利率,研发保持高投入
营收整体保持稳定,公共服务收入增长明显。2022 年公司营收同比减少 12%至 5016-2022 年公司营收CAGR 为 19.9%。23Q1 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32.94%至 1.07 亿元,主要系商业服务方面,消费复苏后广告主投放预算未全面调整,消费变动影响尚未传导至媒体预期与媒体自身增长预算,公司面向效果广告主的增长服务和面向品牌广告主的品牌服务尚处谷底蓄势待发。从业务结构看,公共服务收入正逐渐成为公司营收结构中的重要一极,2022 年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收入基本相当。
业务具有高毛利率,研发保持高投入。2022 年公司整体综合毛利率为 63%,细分业务中开发者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毛利率都保持 70%左右的水平,商业服务的毛利率在 50%以上。费用端,近三年公司在研发侧保持高投入,研发费用率达 20%以上。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也达到最高值 29%。
归母净利润有所波动,货币资金较为充沛。公司归母净利润波动性较大,2019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69.5%,一方面系 2019 年公司人工及研发投入同比增加 6394 万元,另一方面系公司对代理业务客户上海欢兽的 7300 多万元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减值损失,对净利润影响达 5507 万元。2022 年公司营收承压,商业服务业务收入下降叠加研发持续高投入,利润端同比下降 77.0%至 0.26 亿元。现金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整体保持净流入,账上货币资金充足。
2. 行业趋势:数据要素风口已至,数据价值潜能逐渐释放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数据要素市场是指将尚未完全由市场配置的数据要素转向由市场配置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形成以市场为根本调配的机制,实现数据流动的价值或者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2023 年国内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破千亿,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749 亿元,“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 26.3%,整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数据采集、存储、加工、确权、交易、分析等各环节实现数据价值配置。数据要素市场按照产业链可以划分为生产侧和流通应用侧,具体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确权、数据流通、数据分析和应用,此外还包括资产评估、安全合规评估等第三方服务商和监管机构。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22 年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加工在数据要素细分环节中规模较大,分别为 /175/160 亿元。 政策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发展。自 2021 年以来关于数据要素的暖风频吹,2021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 3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约 25%。2022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为主的数据基础制度。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2522”的整体框架。2023 年 3 月组建国家数据局,解决了国家自上而下的统一组织,改变现有的运行方式、运行结构及建设思维。各省市也纷纷起草发布数据运营的方案,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杭州市起草《杭州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试行)》,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数据商和数据流通交易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共同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3. 自数-治数-置数战略三步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3.1. 战术:围绕数据智能 Data-Machine-People 三层结构,打造大数据业 务闭环公司在数据智能赛道已经构建起“数据积累-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的服务生态闭环,底层数据积累侧是基于公司在开发者服务中积累的数据以及海量数据的深入洞察,中层数据治理侧公司通过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和智能中台提供给上层业务系统以数据服务的能力,上层数据应用侧公司结合数据模型和行业知识,打造产品化、规模化盈利的数据智能应用平台。据公司财报,2022 年公司数据服务收入占比近 9 成,其中约 50%为以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商业服务收入贡献,公共服务收入增长势头明显。 3.1.1. 开发者服务:数据积累的基石公司通过向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消息推送解决方案,实现数据的动态积累。公司推送产品 “个推 SDK”经历十余年的迭代升级,满足移动应用开发者基础推送、智能推送、应景推送需求。2012 年初,公司专注于为大客户提供定制推送服务,合作伙伴包括微博、91 助手等;2012 年 10 月,公司开始面向普通移动应用开发者开放推送 SDK,即“个推 SDK 1.0”,在技术上实现了多个 推送链路的合并,有效减少了电量及流量的消耗,并保障了应用的活跃度。2014 年 5 月,公司推出“个推 SDK 2.0”,通过智能标签和分组测试的功能,帮助移动应用开发者实现消息精准推送。2015 年 4 月,公司推出“个推 SDK 3.0”,实现特定区域内的实时触发性消息推送。 合作厂商广泛,数据底盘稳固。公司推送业务服务的 包括新华社、微博、快手、京东商城、滴滴出行、中国移动咪咕阅读、网易新闻、芒果 TV、招商银行掌上生活等众多有影响力的应用,同时进一步拓展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 IoT 领域业务。根据公司 2022 年报,开发者服务 SDK 累计安装量突破 950 亿,其中智能 IoT 设备 SDK 累计安装量超 2.5 亿,开发者服务的 SDK 日活跃独立设备数(去重)4 亿。个像、个数、个验、用户运营平台等 SDK 产品,打造完善服务矩阵和一站式 SaaS 平台。公司为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除了基础消息推送之外的用户画像、数据统计、一键认证能力,2021 年开发者服务一站式 SaaS 生态平台升级上线,融合全部矩阵产品,打造开发、运营双视角平台,驱动数智运营。2022 年推出数智化用户运营平台,为客户快速、高效提供更多服务和解决方案,夯实公司数据基础。公司基于海量数据构建冷、温、热数据标签体系,完善用户画像,为数据应用和数据服务的基石。公司根据数据是否稳定、是否为近期的阶段性数据、是否为实时数据,将搜集积累到的数据打上冷、热、温数据标签。“冷数据”是指用户的基础属性,改变的概率较小,如性别、年龄层次等;“温数据”则可以回溯用户近期活跃的应用和场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热数据”是指用户当下的场景及实时的用户行为。在画像构建流程中,个推搜集到的基础数据包括线上 安装和偏好情况、以及线下场景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对中间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画像信息表。 基础推送以免费客户为主,收入端较为稳定。公司的基础推送业务客户大部分为免费客户, 2018 年累计有效接入应用数超 10 万个,付费应用数为 638 个。付费模式根据用户量日联网峰值作为结算依据,一般与客户签订一个封顶值,每月按封顶值确认收入,如唯品会用户峰值在 250-500 万,价格测算为 8 万元/月(数据来自于招股说明书)。收入端来看,开发者服务收入较为稳定,2019-2022 年基本保持在 5000 万左右,毛利率在 70%左右。 拆解量和价来看,付费客户数保持增长态势,而单客收入有所减少。公司的开发者服务基本为直接类客户,2022 年付费用户达 804 个,2018-2022 年 CAGR 为 17.6%,保持稳定增长。单客年支出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因公司基础推送主要以日联网峰值作为标准阶梯收费,头部应用逐渐接入公司 SDK 后,后续接入应用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3.1.2. 商业服务:以互联网营销为主要变现方式
增长服务:以轻推送和效果广告为主,数据智能驱动的效果广告为收入的主要部分
顺应行业发展变化,增长服务向以效果广告为主的业务结构转变。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增量红利见顶,根据 QuestMobile,2023 年 1 月全网用户规模为 12.08 亿,同比增速延续低个位数水平,而用户的月人均使用 App 个数超 26 个,争夺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稀缺的注意力。根据《2023 移动 App 卸载现状报告》,截至 2022 年 10 月,App 卸载率仍处于高位在 50% 左右。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互联网行业需求有可能发生改变,从关注 DAU 到更加关注存量市场的精细化运营,相应的考核或将由 DAU 逐步过渡到用户使用时长、可展示广告数量、广告预算的 ROI(投入产出比),从而促使投放“效果”收费的效果广告业务的需更加强烈。
公司效果广告主要以通知栏广告为展示途径,客户包括百度、新浪、唯品会等。公司的通知栏广告展示需要向移动应用开发者采购推送通道,成本端按消息条数支付费用,收入端按照有效唤醒数(CPA)、有效销售额(CPS)等指标进行结算。比如公司与百度及其关联方的效果广告合作,主要是基于百度搜索的 CPS 分成收入,公司展示包含百度“热词”的百度搜索页面,获取百度“热词”搜索结果展示为百度带来的广告收入分成。公司与唯品会的合作模式则是,公司通过通知栏广告等精准营销形式为唯品会带来有效订单,继而按有效订单金额收取一定比例分成。从公司招股书披露情况看,公司效果广告收入占百度、 新浪、唯品会主要客户的销售费用比例相对较低。
增能与风控服务:赋能商业化,风控业务拓展金融客户群体
公司增能服务提高客户广告匹配效率,风控业务拓展金融服务场景。增能业务中,公司通过技术输出和大数据为媒体平台等客户的商业化增能,助力打造良性广告营销生态,提升媒体平台转化率,帮助客户有效识别用户的潜在价值,降低无效广告匹配,提升其广告投放计划触达率和成效。风控业务中,公司联手行业合作伙伴为金融行业提供智能分析决 服务和全周期整体化产品解决方案,公司向生态伙伴提供数据中间件,生态伙伴直接面向市场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相关服务和解决方案已在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大型持牌消金机构等落地应用。
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单客收入提升趋势明显。 26.4%至 53 个,单客收入小幅下降。
品牌服务:数据驱动的第三方 DMP,提供数据前验服务
公司在数字营销产业链中为第三方 DMP 角色。公司专注于以第三方 DMP 为核心的数据服务体系,实现在广告投放之前帮助品牌主做用户洞察、流量筛选,收费模式则以品牌广告主数字化投放的金额为基数,公司按一定的比例收费。公司以“数据智能五步法”作为业务开展方法论,通过对样本人群的线上线下兴趣偏好进行洞察、端详,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搭建预测购买模型,同时进行相似扩量,帮助品牌主从全网用户中快速找到高潜力购买人群,挖掘高价值用户,实现 20%的预测人群覆盖 80%的购买人群。
品牌服务生态深度布局,静待花开。公司 CDP 服务商之一嗨普智能。
品牌服务收入以直客为主,客户数量和留存情况稳步提升。2022 年公司品牌服务收入中直客贡献超七成,2022 年品牌服务留存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品牌服务客户所在重点城市受外部环境影响开工率不足,公司相应业务拓展与深耕受到阶段性阻碍。
3.1.3. 公共服务:治数能力输出,增长势头迅猛
以 SaaS 产品和项目制为业务主线,对外输出治数能力。公司的公共服务开展围绕三条业务主线:两款 SaaS 产品,以及一个基于数据智能操作系统 DiOS 的项目制业务。
新老 SaaS 产品组合拳,扩大客户覆盖。产品全国覆盖 200 余家区县客户,2021 年合同金额超 7,000 万,客单价较老 SaaS 产品大幅增长。2022 年公司公共服务直接类客户数量同比减少 12.9%达 1053 个,代理类客户同比增长 29.7%至 288 个。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公共服务累计覆盖全国超 2,700个区县。新老产品运用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相互促进,形成产品的组合拳,不断扩大客户覆盖。从收费模式上看,新老 SaaS 产品均为预付费制,现金流相对较好,续费率持续稳健。
治数能力产品化,基于 DiOS 系统拓展项目制业务。公司将多年积累的治数能力产品化,打造的数据智能操作系统 DiOS 提供一系列简单易上手的数据治理和分析工具,实现统一的数据归集汇聚、资产化管理和加工等工作。项目实施中要求将客户 70%的需求落地做到标准化,以确保较快的交付速度,20%是轻量化部署,10%是本地化人工服务。目前公司已在品牌营销、城市治理、智慧高速等领域落地应用。
➢ 智慧高速方面,公司与浙江高信合作等相关单位和机构携手开展智慧高速领域的数据智能实践,通过对高速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展现,实现对高速交通全局态势的实时感知以及对局部路段路况的实时查询、分析;针对高速匝道等事故多发以及易拥堵路段,运用 AI 算法实现提前预判和事前预警,促进路网流量合理分布等。
➢ 智慧交通方面,公司研发的数智绿波产品深度赋能杭州公安交警绿波带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建模,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实现杭州 200 多条道路的实时绿波调控和信号灯优化配时,平峰时期平均车速可提升 20%左右。公司智慧交通的解决方案已在杭州、温州、湖州等地市快速落地,并收获良好反馈。
3.2. 战略:前瞻布局,积极参与共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
基于自身业务外延需求,连接数据智能完整生态。公司围绕“D-M-P”三层业务逻辑,结合业务延伸的发展需求,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增进产业协同宽度和深度。数据积累方面,公司与泰尔卓信、数智鑫源等共同搭建数字化基础设施,DCloud 在端开发者服务能力、深圳爱易迅在 OTT 端的能力丰富了公司开发者服务能力的外延;数据应用方面,在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领域,公司投资参股成都美幻、云途科技、杭州元凡、浙江有数、浙江高信等生态伙伴,与公司公共服务合作输出对外服务能力。在金融与数字经济场景,公司与浙江有数深度服务于政府、金融等行业客户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为云真信输出数据中间件,云真信为公司拓展业务场景的边界,双方联手创新金融风控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务的规模化。深度参与数字新基建,首倡大数据联合计算中心模式,向数据加工贸易商角色转变。公司作为企业力量之一,是大数据联合计算模式的首倡者和数安港数据智能产业建设者,积极推动中国(温州)数安港重要基础设施——浙江省大数据联合计算中心的建设。大数据联合计算中心采用“中立国”模式,通过多方中介计算等创新的技术,把多方数据搬到第三方联合计算平台,最终计算结果输出,原始数据删除,实现数据可用不可拥,安全可见又可验,保障数据价值的安全有序合规流转。
4. 盈利预测与估值开发者服务: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开发者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2.3%/2.0%。商业服务:1)增长服务:考虑到经济稳步复苏带动广告主预算回暖,广告业务盈利能力或有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增长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12.6%/20.2%/5.0%,毛利率为 33%/33.2%/33.4%;2)增能与风控服务:考虑到公司在金融的数智化应用和解决方案上积极推进,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增能与风控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4%/15.0%/35.0%,毛利率为 83%/83%/83%;3)品牌服务:考虑到公司在数字营销中 DMP角色相对稀缺性,以及公司拥有的独特数据能有效补充广告主自有数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品牌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6.8%/30.8%/25.8%,毛利率为 82%/82.2%/82.4%。公共服务:考虑到公司新 SaaS 产品推出有望持续拓展客户,以及项目制合同的高客单价,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公共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37.4%/10.8%/4.7%,项目制下盈利能力小幅降低,毛利率为 72.8%/72.5%/72%。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为6.32/7.17/7.80 亿元,同比增长20.3%/13.4%/8.8%;实现归母净利润 0.65/1.04/1.33 亿元,同比增长 146.3%/60.1%/27.8%,对应 5 月 26 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为 106x/66x/52x。考虑到数字要素产业政策利好、公司深耕数据服务领域多年的优势,公司数据治理能力商业价值有望充分释放,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 风险提示(1)宏观环境风险。公司的业务受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影响,消费行业复苏与发展前景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广告相关业务板块业绩表现。。 (2)数据安全风险。公司数据业务需要积累了覆盖大量终端和用户的相关数据,若公司遭受恶意软件、病毒影响或黑客攻击,公司信息系统正常运行过程将被影响,信息数据资源有可能面临泄露和损失。。(3)核心技术人员和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公司当前多项产品和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若出现核心技术人员和技术人才流失,则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4)测算中的主观性风险。对公司的数据测算和内容分析包含分析师主观因素,可能存在测算过程中相关的主观性偏差。财务预测摘要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数据要素布局先行者,政策东风下有望展翅高飞》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6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朱骎楠 SAC 执
张若凡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90001
联系人:
